2007年2月15日

蕭邦的鋼琴名曲(三)

蕭邦 第 15 號前奏曲「雨滴」

蕭邦以各種不同的調性寫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是蕭邦最名貴的作品之一。它們不是做為某種戲劇或節目的序奏,而是各自獨立的音樂短篇,具有詩的內容與藝術性的技巧,其特色為餘音繞樑,韻味無窮。

蕭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中,以有「雨滴」標題的第十五號最著名。這是蕭邦 28 歲時,與大他六歲的戀人法國女文學家喬治桑,同往地中海南方馬約卡島養病時的作品。據說一天下午,喬治桑外出購物時,突然下起一場傾盆大雨,蕭邦獨自在家,坐立不安,寂寞的望著簷前的雨滴淅瀝淅瀝的落下,一時靈感泉湧,寫下了首美妙的傑作。

樂曲是三段式的,開始是個優美非凡的旋律,但在低音處,卻有一個音固執不斷的輕響著,這個給人印像深刻的低音,就是象徵雨滴的聲音。中段,旋律在低音部出現,那沉重的音觸,煩悶、冷靜而蒼涼,一聲聲、一滴滴的落下,給人多麼異樣的感受,彷彿你也正站在窗前,望著那絲絲雨滴,怔怔的出神。第三段又回復開頭的旋律,明朗而鮮麗彷彿雨過天青,清澄得叫人歡悅。

蕭邦 幻想即興曲

即興曲是一種由作曲者即席演奏,具有自然的、一時的感情流露的器樂獨奏小品,自古即有許多作曲家嘗試作曲。蕭邦一共寫了四首即興曲,是充分強調即興味與自由性,具有獨特風格的名作,幻想即興曲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作於 24 歲之時,但卻在死後才被發現,現在已成為愛樂者特別鍾愛的作品。

曲子由一聲震響開始,隨後那熱烈急速的旋律,像澎湃洶湧的激情,迴旋蕩漾,流瀉開來。這是蕭邦音樂的另一面,雄渾壯闊,氣象萬千,不過本質上仍是詩情而哀怨的。中段是一段和緩如歌的優美旋律,幽柔溫婉,散發著一股淡淡的幽香,似在傾訴著一段美好的回憶,這是多麼醉人的音樂!然後樂曲又回到開頭的部份,但速度更快了,流露著一股說不出的感傷。最後再回顧了一下中段的甜蜜的夢,而留下一段餘韻繚繞的結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