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5日

柴可夫斯基 「悲愴」交響曲

  悲愴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是眾多音樂家中一位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他音樂所具之獨特魅力,風靡了世人,是被人談論最多﹑影響最大﹑最平易可親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是烏拉山礦山技師之子,早年從父令學習法律,發現志趣不合後才改習音樂。雖然年輕時便陸續發表了許多傑作,但卻到中年以後才逐漸成名。37歲時,得到長他九歲的富孀梅克夫人的賞識與資助,開始進入他創作的顛峰時期。十三年中,他與梅克夫人互通款曲,卻始終不曾見過一面,這是樂壇上頗為著名的一段佳話。五十三歲時,在悲愴交響曲首演的數天後,因喝生水而感染霍亂,不幸逝世。

柴氏生性孤獨﹑憂鬱﹑急躁且帶神經質,他一生不幸的開始是,僅由於一位氣質欠佳的女學生的一封熱情仰慕的信,而冒然答應與她結婚。痛苦的婚姻生活使他一度企圖投河自盡。這不幸的陰影更加深了他性格中的悲劇感。在他的作品中,就常反映出他個性方面的哀傷﹑夢幻與憂鬱﹑灰暗,以及斯拉夫民族性方面的天真﹑純樸與粗獷﹑激情。他雖屬於俄國民族樂派,但樂風中仍多西歐的風格。(電影「樂聖柴可夫斯基」便極真切的描寫了這些故事)柴可夫斯基一生寫作了六首交響曲,每一曲都是傳世的不朽傑作。當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最後的這首第六號「悲愴」。這是強烈表現人類悲愴情緒的音樂,曲中他充分發揮了他精巧華麗的管絃樂法,以均衡厚實的曲式,優美動人的旋律,淋漓盡緻的表達了厭世主義的人生觀,據說柴氏在寫作此曲時,曾數度悲從中來,擲筆飲泣,淚滴於稿紙之上。而當我們仔細的沉緬於音樂中時,也必將被那哀傷﹑痛苦﹑絕望與幻滅的情緒感動,不知不覺也悲從中來而熱淚盈眶。

由於全曲太長,茲僅介紹最短的第二樂章:

這是以頗為獨特的五拍子節奏寫作的樂鱆,曲式為三段體。五拍子可視為由前半的二拍子和後半的三拍子構成,具有一種不安的飄搖之感。全曲雖然輕快流暢,但隱藏在背後的那份哀傷,卻像一層陰暗的煙霧,始終籠罩著全曲,使你也無端浸染了一份莫名的哀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