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5日

孟德爾頌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通常藝術家似乎都出身寒微,在苦難中成長,且大多生前不得志,窮愁潦倒,抑鬱以終。但孟德爾頌是一個極端的例外,父親是富有的銀行家,母親出身名門,是相當有教養而且多才多藝的女子。孟德爾頌從小在富裕溫暖的環境下,接受正規的教育,表現了極不凡的音樂才華。九歲即能公開演奏鋼琴協奏曲,十一歲開始作曲,十五歲便譜出了第一首交響曲,十七歲時便寫下了著名的「仲夏夜之夢」。

成年之後,他奔走樂壇,為樂界立下了不少功勞。他出資組團,演出巴哈的「聖馬太受難曲」,使被遺忘了七十餘年的巴哈再度受到世人的注意。巴哈能有今日的地位,可以說是孟德爾頌一手造就的。他旅行英、法結交蕭邦、李斯特(孟德爾頌比蕭邦長一歲,比李斯特長兩歲),共同提倡浪漫派音樂。他出任來比錫布商大廈交響樂團指揮,奠定了現代指揮的基礎,並使該團成為全歐最優秀的樂團,享譽至今。他與跟他同年的舒曼,合作創辦了來比錫音樂學院。最後終於積勞成疾,以 38 歲的英年而一病不起,與世長辭。

孟德爾頌一生在優裕幸福的環境中度過,他的作品正反映了他幸福、美滿的境遇,充滿了明朗、光輝、溫暖、愉快的氣息,因而有「幸福音樂家」的雃稱。在他短短三十八年的生涯中,創作了無數的樂曲,其中大部份都能經歷時間的考驗而流傳不朽。有人嫌他的作品過份流暢、嫻雃、嫵媚、淨化,而缺乏雄渾的氣魄與熱烈的感動力。但無論如何,那完美的均衡與豐富的色彩,無疑的仍是最高水準的作品。

小提琴協奏曲是由獨奏小提琴與管弦樂隊一同協奏的樂曲,是表現小提琴華麗音色與燦爛技巧的純粹音樂。在這類樂曲中最著名的是所謂的「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這四位作曲家都只寫了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而且僅此一曲便已足以傲視樂壇。孟德爾頌這首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可稱為浪漫派音樂的代表作,曲中散發的青春氣息與甜美韻味,多麼叫人神往﹑陶醉。樂曲分三個樂章,但中間沒有停歇。

由於全曲太長,茲僅介紹第一樂章:一陣琶音的前奏後,獨奏小提琴立刻奏出充滿幸福感與抒情性﹑甜蜜而溫馨的第一主題。這主題頗長,是只有像孟德爾頌這樣唯美派的清純音樂家才能寫出的名旋律。由樂隊莊嚴而有力的反覆一次後,引入稍具稜角的過度主題。此主題先由樂隊奏出,再由小提琴重覆。經一段花腔的演奏後,在略帶感傷中,優雃和緩的引出第二主題。以下幾個主題交互變幻,形成一種飄渺﹑沉靜而憂鬱的﹑可愛的晚秋氣息。接著是一段花巧的裝飾奏樂段,誇張刺耳﹑陰陽怪氣﹑似乎亂無章法的演奏,也許初聽的人不太習慣,不大容易接受,但這卻是小提琴名家們展現功夫﹑炫耀技巧﹑最喜歡的樂段,聽慣之後,你會覺得理當如此,不如此天馬行空發揮一番,還真不夠勁兒!再下去樂曲又復現出前面的晚秋氣息。當曲速加快時,第一樂章也準備結束了。當你聆聽過這樂章後,那優美的琴韻會在你耳邊縈繞迴響,久久不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