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6日

減輕失智症狀 音樂有妙用

  照顧失智老人最傷腦筋的問題是患者的激躁行為(如打人、罵人、尖叫等)。根據萊登博士的研究,在照顧機構中,有72.3%的激躁行為在提供照顧時發生,例如協助穿衣、上廁所及活動時。在我們的經驗中,照顧者也常抱怨患者在洗澡時不合作、打人、對照顧者吐口水等等,照顧者常在洗完澡後自己也全身溼透,甚至有些家人穿起雨衣與患者過招。多位學者建議在照顧機構中運用音樂來改善失智患者的激躁行為,戈德等人在重度認知障礙患者的護理之家中,嚐試在中午吃飯時間播放輕鬆的音樂,結果患者的激躁行為明顯減少63.4%。1998年克拉克等學者針對某護理之家十八位有激躁行為的失智老人進行研究。工作人員發現在洗澡時最常出現激躁行為,於是選擇在洗澡時間觀察音樂對激躁行為的影響。工作人員從家人口中了解這些患者最喜歡的音樂,有的是老歌,有的是聖歌或古典音樂。進行研究的方式是:每位患者有十次洗澡沒有播放音樂,另外十次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結果如何呢?有播放音樂的時候,出現的激躁行為明顯減少,減少最多的有尖叫、咬人、抓人、拒絕洗等。但是也有些行為增加了,例如哭泣。除了統計結果外,護理之家工作人員表示在播放音樂的時候,患者的笑容增加了,有的會隨著音樂打拍子,有的跟著跳舞,心情顯得較愉快,比較能合作洗澡。當然不只對患者有影響,工作人員在有音樂的時候也較輕鬆愉快,這可能也是一個重要影響。
  這研究中除了音樂之外,一個重點是選擇患者喜歡的音樂。失智老人雖然認知功能有嚴重障礙,他們仍保有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但每一個人生命經驗中出現的音樂是不同的,選擇患者熟悉的、喜愛的音樂,效果最明顯。倘若音樂勾起患者對故人的思念而哭泣,請您抱抱她(他),告訴她你會陪伴她、照顧她、疼愛她,讓愛的保証撫慰患者心靈,之後播放快樂的音樂轉換情緒。
  這雖然是在護理之家的例子,您在家中照顧失智家人也可嚐試用音樂來處理難題,嚐試之後別忘了和會員們分享經驗哦!
  讓悠揚的音樂幫妳治病?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人員對數十名已故的音樂指揮家進行的調查研究證明,發現這些人的壽命都比一般人長,而且身體也比較健康,生命中充滿著活力與快樂。並且發現一個人中生喜愛音樂,應該是長壽的秘訣。事實上音樂還可以促使人體分泌一種宜情益性的物質內啡(endorphine),有益健康生理活性,提高人類的熱情和快樂的情緒。
  音樂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而且還可以治病。美國一位科學家發現,音樂是一種振波,他既可以影響人的感情,還可以對人的身體產生共振的作用,同時,音樂具有多種不同的節奏,而人體的活動對音樂節奏有明顯的跟隨作用,因此,音樂節奏的變化可以帶動並調節人的生理節奏。所以也些醫術高明的醫生,精心挑選各種不同節奏的樂曲,以供不同病患做治療之用。
  音樂治療作用,一方面是通過音樂的藝術感染力作用於感情,以情導理,它既可以強人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消除病患精神上的障礙,及音樂的物理作用,以特定律的頻率,聲壓直接作用於人體的器官,如對心臟或聽覺器官產生共振和諧的作用,有利於治療。
  音樂治療還可以配合一些舞蹈或運動的動作進行,使音樂舞線的美感與運動節律的音運作用於心理、生理和靈性,而情緒和動作,可以使人的肌體與心靈得到鍛鍊與鬆弛,它與體療、理療等都相當接近,是屬於自然療法的一種,也是康復醫學的一部份,已經為中外醫學界所肯定,並普遍採用及創新發展中。
  音樂不緊可以治病,而且對養生保健還有卓越的效用。
  現代適一個資訊爆炸、分秒必爭競爭激烈的實帶,也是人類的身、心充滿壓力的時代。「緊張是百病之源,鬆弛可以常保青春」這條養生保健的定律,以為醫學界所公認。因此,如何消除壓力、緊張,增進鬆弛,已經成為現代養生保健之道的不二法門。
  消除壓力、促進鬆弛,對人類的心智與生理機能運作皆有極良好的影響。他不但能夠防止老化、常保青春,而且能夠恢復生命的活力,同時,鬆弛能夠使我們的精神更為專注,心靈格外的平靜、記憶力也會增強、反應力與理解力也隨之提高。
  目前所發展的各種養生保健的醫療共振音樂,能夠宜情益性、穩定情緒,調節內分泌的平衡,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提昇賦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潑性,以達到消除緊張、增進鬆弛的效用,使人體各種生物韻律由於音樂的協助而回歸平衡和和諧,進而將人的心情反璞歸真,重新回歸自然,所以音樂是養生保健之道的不二法門。
  研究顯示薰衣草配合古典音樂可消除疼痛? 音樂可以馴服野獸早已為人所知,不過,日本醫生今天進一步說,研究證據顯示,一面聽古典音樂,一面吸薰衣草的味道,同樣可以消除疼痛。日本九州宮崎社會保險醫院的醫生,現在已經開始開這種混合處方作為止痛劑使用。研究人員發現,有科學證據顯示,薰衣草的香味加上輕柔的古典音樂,會減少流至腦部的血液,從而減輕疼痛。
  這家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下田醫生說:「根據此一研究發現,我們可以利用讓病人一面聽古典音樂,同時聞薰衣草或玫瑰花的香味,來幫助神經質的病人降低壓力。」
  下田醫生在東京日本急病協會發表其研究報告之後,對記者發表上述談話。他說:「患者聽到 (西方) 古典音樂或我們常聽的琉球民謠後,腦部的活動速度就會減緩。」
  下田說,另一方面,流行音樂與搖滾樂的連續打擊節奏會令聽音樂的人分散注意力,從而對其他患者產生料想不到的功效。他說,熱門音樂加上茉莉花的味道會增加腦部血流,加強一般健康人的痛感。 不過他說,對那些沮喪以至昏迷、必須加強腦部活動的病人而言,上述組合反而非常有用。下田醫生說:「節奏強的熱門音樂可以幫助四肢癱瘓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增加他們腦部的活動。」
  醫療+心靈音樂 智障變資優生? 一個被判定重度智障小女孩,在心靈音樂及醫師的照顧下,七年後的今天是活蹦亂跳的資優國中生,家人將這個奇蹟歸功於心靈音樂,醫師卻認為,音樂雖能撫慰人心幫助人熬過病痛,但沒有如此神效。十三歲的顧天雯在民國八十二年因為感染EB病毒而高燒不退、眼睛上翻,在國泰醫院昏迷二個月,等到清醒後,胡言亂語、生活無法自理,連媽媽都認不出來,被判定是重度智障。
  今天顧天雯和當年的主治醫師─國泰醫院內湖分院院長洪焜隆、音樂治療師唐蒙恩歡聚一堂,她已經是明星國中的資優生。
  顧天雯的家人指出,如果不是心靈音樂幫助治療,顧天雯可能一生都要精神病院或就讀啟智班的命運,由於觸動人心的心靈音樂,使顧天雯在七個月多月後恢復了健康、活潑可愛的本性。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內湖分院院長洪焜隆指出,音樂治療是否具有療效,在醫學上尚無法證實,可是臨床上音樂確實可撫平病人的情緒,幫助部分病人撐過辛苦病痛期。洪焜隆指出,EB病毒感染會造成腦部神經纖維損傷導致性格突變,但經過治療有機會恢復健康,但有些病患家屬無法承受,會將患者轉送精神病院,接受完全不必要的精神治療;顧天雯的家人因為從不放棄醫療治療,持續支持鼓勵,終於扭轉一生命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