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5日

擔心不停時 該怎麼辦?

人世無常,世事難料,當你一直擔心個不停的時候,該怎麼辦?美國心理學家霍威爾建議了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人們從無法停止的憂慮中紓解出來,看清楚自己的問題與處境。霍威爾建議,首先要學習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對自己說話,要先停止一切負面的想法,為自己的煩惱提供不同角度的看法,並為自己加油打氣。

1. 釐清煩惱背後的意義

美國心理治療師Bonjourno在來台的一次心理工作坊中,提出了「禮物」的概念。她要求研討的學員兩人一組,彼此傾訴目前生活中最令他們煩惱的問題,當學員把問題說出來之後,她要大家想想看,在這個煩惱的背後是否有一個更高的意義,而這可能是這個煩惱真正要帶給你的「禮物」。其中一名學員,談到她乳房的腫瘤讓她很擔心煩惱,Bonjourno問她,這個腫瘤出現之後,你的生活有哪些改變?其中是不是有些改變是讓你覺得快樂?這位女學員談起她生病之後,就移民加拿大,在那裡可以享受很好的環境,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更多,這是她以前沒有享受到的。當這名學員講完這些感受,她自己也覺得大為驚訝,她從來沒想到生病原來帶給她這麼多「禮物」。

2. 分辨有益的煩惱和有毒的煩惱

藉著改變你和自己對話的方式,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感覺。霍威爾醫師要感到煩惱的人藉由和自己正面的談話,為自己「洗腦」,趕走有毒的煩惱。他指出煩惱有兩種,一種是有毒的煩惱,一種是有益的煩惱。例如,「飛機可能因天氣延誤,出發前我應該先打個電話給航空公司。」這個是有益的煩惱。有害的煩惱,會這樣想,「這架飛機說不定會發生空難,我只能坐在這裡擔心,無能為力。」你應該分辨煩惱是有毒,還是有益的。如果是有毒的煩惱,就馬上不要再想它。你可以想辦法去做一些事情,去跑步、找人聊天、打掃房子、寫信,甚至去洗把臉、沖個冷水澡,把心思趕快從有毒的煩惱轉移開來。

3. 來一道「精神體操」

鄭石岩教授則建議煩惱不斷的人可以做一做「精神體操」。不久前,有一位年輕人因考試壓力過大想自殺。「我們先談談,」鄭石岩在電話上問那年輕人,「你有沒有信仰?」那年輕人說他信佛教。於是鄭石岩就和年輕人一起禱告。然後教他把全身放鬆。並建議他,睡前去走一走,然後安心睡個覺。鄭教授同時為年輕人開出了「精神體操」的處方,要他第二天早上起來做一次禱告,然後做10?15分鐘的慢跑,早餐要吃飽。如果時間容許的話,找一篇以前讀過覺得很有啟發性的文章,禱告完就念一、兩段,讀出聲音來。第二天年輕人打電話來,說他完全照建議做了,覺得心情很好,而且考得也不錯。「禱告、運動、吃頓好早餐、念一段勵志文章」,鄭石岩教授鼓勵大家每天做「精神體操」,可以幫助人們安頓情緒。

沒有留言: